测量理论1
经典测量理论
一个物理学量用 \(x\) 表示(可以是离散的,也可以是连续的,一维或者多维都行),在测量前并不知道其具体的取值,但是知道其取值范围,并且由于经验或者别的信息,知道他在每个取值上的概率分布 \(P(x)\)(先验概率分布 或者 state-of-knowledge)。
假设似然函数(likelihood function)已知,其定义为:\(P(y|x)\),在 \(x\) 给定的条件下,\(y\) 被测得的概率。
在单次测量中,我们得到一次测量结果\(y_0\),根据测量结果对我们的 state-of-knowledge 进行更新,这个过程叫做完成了一次测量。
由贝叶斯定理:
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P(x|y_0) = \frac{P(xy_0)}{P(y_0)} = \frac{P(y_0|x)P(x)}{\sum_x P(y_0|x)P(x)}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
等式右边 \(P(x)\) 代表测量前我们对参量 \(x\) 的知识(state-of-knowledge),\(P(y_0|x)\)则是似然函数,测量发生后,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将知识更新为 \(P(x|y_0)\)。
任意 \(N\) 次测量,彼此之间都是无关,\(x\) 的概率分布可以写为:
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P(x|y_1,y_2,..y_N) &= \frac{P(y_N|x,y_1,y_2,...y_{N-1})P(x|y_1,y_2,...y_{N-1})}{\mathcal{N_{y_i}}} \\\\ &= \frac{P(y_N|x,...)P(y_{N-1}|x,...)...P(y_{1}|x)P(x)}{\Pi_i \mathcal{N}_i }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
其中
原式化简为:
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P(x|y_1,y_2,..y_N) &= \Pi_i \frac{P(y_i|x,y_1,y_2,...y_{i-1})}{\sum_x P(y_i|x,y_1,y_2,...y_{i-1})P(x|y_1,y_2,...y_{i-1})} \\\\ & = \Pi_i \frac{P(y_i|x)}{\sum_x P(y_i|x)P(x|y_1,y_2,...y_{i-1})} P(x)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
其中,变量相互之间无关,意味着每次测量后似然关系没有改变既\(P(y_i|x,y_1,y_2,...y_{i-1}) = P(y_i|x)\),也就是测量并没有改变物理量的大小(当然我觉得弱关联近似成立也是有可能的)。
实际上下方的归一化系数不太重要,重要的是分母上方的乘积,可以直接相乘之后再做归一化。
在实际测量中,往往由于测量误差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造成的影响,所以 \(P(y|x)\) 似然函数往往为gauss型函数。同样,在经过多次测量后,任意给定一个物理量的取值\(x_0\),想求该物理量取值为\(x_0\)的概率可以写为:
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P(x_0|y_1,y_2,..y_N) &= P(y_1|x_0)P(y_2|x_0)P(y_3|x_0)... P(x_0)/N \\\\ &= \mathscr{F}^{-1}(\tilde P(w_1) * \tilde P(w_2)... \tilde P(w_N)) P(x_0)/N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
其中 \(\tilde P(w)\) 为概率 \(P(y|x_0)\) 关于 \(y\) 的傅里叶变换,内部代表对其卷积,假设 \(\tilde P(w)\) 为方差有限且在无穷上可积的函数,则可以将其归一化后看作是 \(w\) 上的一个概率分布,再根据
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P(x+y) = P(x) *P(y)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
可知,$P(x_0|y_1,y_2,..y_N) = ^{-1}(CP(w_1+w_2+w_3...w_n)) \(,再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,\)CP(w_1+w_2+w_3...w_n)$ 满足gauss分布,所以其傅里叶变换也是gauss分布。
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对物理量的初始知识并不重要,不会影响到最终结果,但不是绝对的,为了避免 prior states-of-knowledge 对测量产生影响,需要选定特殊的先验知识来表达对物理量 “一无所知”,同时得考虑到测量的鲁棒性,也就是一些outliers不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,得选用一些特殊的先验知识,具体的参看书 part2 chapter21
一次经典的长度测量
对一把长度为20的尺子进行测量,对恒为正数且完全无知的测量值prior知识的写法最好写为 \(p(x) = a/x\),其中 \(a\) 为某个任意常数,由于肉眼和仪器导致误差呈现高斯分布,假设其\(\sigma = 0.5\),对应的like-hood关系也是高斯的 \(\sigma = 0.5\) 的函数。
1 |
|